同时,国家补贴每度电0.42元(含税),省政府补贴0.1元,杭州市政府补贴0.1元【各区、县(市)政府配套补贴不低于市级补贴额度】。
广东的钟先生更是赶在春节前给老家的父母安装了一套。还记得那首洗脑神曲金丝羊吗?其实,那不单纯是一首神曲,而是英利分布式公司重磅新产品金丝羊项目的洗脑宣传曲。
为了打消父母的顾虑、给父母创造更舒适的生活环境,钟先生决定在老家安装一套金丝羊产品,并表示希望能够在年前完成安装,过年时还能让亲戚朋友过来参观。通过三种形式获得收益:全部自发自用,自发自用、余电上网,全部上网,年收益最多可达3000元以上。自金丝羊项目推出以来,咨询的小伙伴络绎不绝。为了满足钟先生的心愿,英利的小伙伴也是蛮拼的,用最快的速度安排发货,并在一天时间内就完成了安装工作。那么到底神马是金丝羊呢?其实,它是一套3千瓦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。
一年之后,如对产品满意则签订购买合同;如不满意,英利承诺将全额退款。原来,钟先生在老家的父母节俭惯了,担心电费超支,家里的电器经常不用其二,从中国能源资源的逆向分布看分布式光伏的意义。
这是因为:其一,从第三次工业革命看分布式光伏的意义。发挥光伏发电的特殊优势,在东部地区规模化发展分布式光伏,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。相对分布式未来市场预期,中国分布式光伏还有太多的路要走。4、中国分布式光伏发展要靠商业模式的突破。
2015年,年轻的努尔白克力当政国家能源局的时代到来了,据说他对光伏产业并不陌生,中国的分布式光伏将出台何种政策,效果如何值得关注。1、中国分布式光伏发展之路注定与发达国家不尽相同。
这样做的目的是,通过减少投资者的交易对象以减少投资风险点,即用技术处理的手段克服制度性的缺陷。总之,2014年分布式光伏推广中面临的问题,是光伏投资行为中的个性问题,也是中国体制改革中的普遍问题。现在,笔者试从多元风险的构成、原因及其解决之道中寻找深层次的问题。2014年初笔者写有《对2014年中国光伏发展的几点思考》,其中看法最不积极的就是关于分布式。
除了制度改革这一根本条件的不断改善,相关必要条件的不断改善也十分重要,不断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分布式光伏发展之路则成为必须。农村个人屋顶的所有权和使用期限界定清晰,使得投资交易结构简单;农业大棚则符合有限土地的充分利用、传统农业升级换代的发展方向,二者都应当成为当前中国分布式光伏发展的重要方向。因为无论从能源安全、节能减排、合理布局等方面,中国都必须大力发展光伏产业,发展光伏产业应当重点发展分布式光伏产业。2、当前中国分布式光伏的主要市场机会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。
2、国家能源局选择分布式光伏占有60%以上市场比例的规划是科学的。其三,城市民用楼房屋顶的所有权是共有的,商用屋顶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经常是分离的,光伏电站投资者的资产权难以得到实现和保障。
一、分布式光伏的政策与结果反差巨大分布式光伏直接施惠消费者,2014年,各层级政府的高度重视,扶持文件的连续出台,让更多消费者了解光伏的同时,也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。2014年国家如此重视分布式光伏,分布式光伏却如此有负众望,一时探讨文章不断,但能切中要害者少。
3、电网公司应当发挥更多服务功能。这个市场主要由个人屋顶和农业大棚两大市场组成。总之,纵观2014年中国分布式光伏发展,国家能源局态度坚定而急迫,政策力度强大而紧密,各地分布式光伏推进不遗余力、表现不一,但实际安装结果却极不理想、值得深思。Firstsolar所以成为美国第一大市值光伏企业并长盛不衰,依靠的是领先技术的规模化成本竞争,并向国际市场扩张。总之,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的方向应当是毋庸讨论、坚定不移的。2014年初,笔者将这一投资行为不理想的原因解释为:分布式光伏投资的收益有限与多元风险的不确定不成比例。
可见,分布式光伏投资涉及交易对象多、风险点多,风险点事关产权的清晰、投资环境的信用、电网改革的市场化等,每一个风险点对投资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、甚至是毁灭性的。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有所不同,不仅是可再生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,也是能源供给形式从集中向与分散共存的过渡。
现在看来,结果也难出左右,到三季度末,只完成了1.34GW。后者对国家能源局是不公的,因为分布式面临的问题不仅事关市场要素,而且事关体制要素。
比如将农业大棚、荒山治理列入分布式范畴,都是正确的选择。已知,过去地面集中式光伏电站补贴电价不能足额、按时到位的数字非常庞大。
但现实情况是,东莞很多厂房和居民家庭的用地归村民集体所有,并没有办理国家层面的房产证。于是出现一个极大地反差:补贴政策强大,需求市场强大,供给能力强大,市场结果却极不理想。补贴电价收取的风险屋顶电站发电的售出,使得电站投资人又与电网和国家补贴电价发放者形成新的交易关系,售出的电价能否足额、按时回收,都增加了投资的不确定性。从零散的资料中,大致可以获知分布式光伏投资风险的构成和原因:房屋的所有权风险其一,中国的土地所有权与房屋所有权是分离的,个人用房使用权有效期为70年,商业用房使用权有效期为50年,这使得长期、大规模投资分布式光伏屋顶电站的法律基础具有不确定性;其二,房屋产权不清晰,例如《东莞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》规定,项目备案需提交:项目依托建筑物及设施合法性证明材料:如房产证等。
分布式光伏政策力度强大从年初的《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4年光伏发电年度新增建设规模的通知》,到八月的著名嘉兴会议,2014年,全国各地发布的关于促进分布式光伏的政策几十个,既有嘉兴秀洲引人注目的2.8元补贴电价,又有江西力争分布式光伏第一大省的高调登场。二、原因在于分布式光伏投资的多元风险与有限收益不成比例讨论2014年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数量,笔者在前面采用了完成一词,这是一个容易有歧义的用词,因为计划经济一般用完成,市场经济一般用实现。
没有成熟的商业环境难有成功的商业模式,没有成功的商业模式就没有中国分布式光伏的快速、规模化发展。于是,中国分布式光伏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一定复杂的,发展方式一定是独特的,照搬其他国家发展方式的思维一定是错误的。
受以煤为主要能源构成的影响,中国的能源供给呈逆向分布,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是电力负载中心,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是电力供给中心,形成了远距离、大规模电力输送的格局,这无疑是不合理的。光伏市场首先是一个市场,是一个投资行为,是一个需要政策扶持的投资行为,所以讨论分布式光伏的问题,一定要站在投资角度思考问题。
其六,分布式重视程度高,但结果未必理想。分布式光伏是未来能源供给的重要形式,发达国家分布式光伏占有50%以上的市场比例也是现实。三、分布式光伏应当成为中国光伏市场的主要部分2014年分布式光伏推广结果不力,不代表推广的坚定和紧迫是错误的。老红以为,前者于地面集中式光伏可以,在屋顶分布式难以奏效。
有人说,2014年吴新雄当政的国家能源局对分布式光伏的认知是正确的,但因其个人的过渡性而难以避免手段短期化的色彩。遗憾的是,在中国光伏电站市场,目前难言商业模式,更无成功商业模式,地面集中式主要靠资源获取和资金推动,屋顶分布式除了嘉兴的政府推动型几无商业模式可言。
根据国家规划,到2020年中国的光伏电站建设目标为100GW,如果分布式达到50%的市场比例,这个市场空间也是巨大而现实的。房屋的使用年限风险理论上,光伏电池的质保期是25年,所以光伏电站投资的计算期也是25年。
2014年国家能源局出台有关光伏产业的政策约13个,其中明确关于分布式光伏的就达5个。1、结果不佳不说明能源局认识的错误,制度障碍带来的推广不力更不能归咎于能源局推广的错误。